8月27日,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平均值仅为63.5(满分100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据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制造业产品质量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014年上半年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20类1780家企业生产的1792批次产品,检出169批次不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4%,同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东、中、西部地区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8.39%、13.22%、26.03%。
报告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平均成熟度还不高(63.5),仅达及格水平。另据《2013年全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大中型企业的质量管理成熟度为67.6分,小型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为56.0分;汽车制造业成熟度为67.9分,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金属制品业企业成熟度最低,为59.1分。同时,实施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被调查企业比例为58.5%,比2009年提升了21.6%。
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中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普遍建立,但是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教育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员工素质仍需提高;质量管理工具方法应用效果有限,设计开发能力亟待加强;制造装备日趋先进,但产业基础依然薄弱;企业内部质量改进活动的深度广度远远不够。
据了解,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是对装备制造业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制造业7个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进行研究得出的。其中市场化成熟度越高、社会关注度越高、顾客要求越高、竞争越激烈的行业,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水平往往相对较高。比如汽车制造业的成熟度为67.9,高于其他行业,这与汽车行业公平的市场环境、严苛的顾客要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密切相关,也有助于增加行业企业提升质量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也相对滞后。仅有少数企业能够将重视质量的理念和活动传递给顾客、潜在消费者,以提升企业品牌和竞争力。这表明,我国制造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还远远不够,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摘自《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