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转让部分股权的消息引发业内外关切。此举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拉开了机械装备行业中地方国企改革的大幕”。
成立3年来,奇瑞重工的几乎每一个新动作都能引来关注和解读。奇瑞重工是短时间内“逆袭”成功的行业领军者,其一路“向上”的蜕变过程,更是我国农业装备领域又一个自主品牌谋求转型升级的样本。
2011年6月,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芜湖市注册成立。奇瑞重工与奇瑞汽车同为奇瑞控股旗下的独立法人,是“大奇瑞”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上,拓展关联产业的重要战略布局。
当年7月,奇瑞重工提出用10年时间打造世界级机械装备品牌,农业装备也被确定为率先发力的核心板块。一直以来,我国高端农机市场中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初来乍到”的奇瑞重工要想在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实为不易。
如此“雄心壮志”,是奇瑞重工基于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做出的理性判断,更是安徽省优化提升机械装备产业布局的关键一步。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和农机消费大省,农机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规模企业和拳头产品尤其缺乏。对芜湖市来说,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规模的基础上,以奇瑞重工为龙头带动的新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创业初期,国有资本的引导和孵化成为奇瑞重工创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政府在产业政策、人才引进、项目服务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使奇瑞重工起步之初就站上高起点。
“奇瑞重工在创业之初就瞄准中国市场的中高端,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致力于成为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奇瑞重工副总经理王喜恩说。
记者了解到,奇瑞重工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情农艺,提供“量身定做”的农机设备组合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奇瑞重工沿着“一横一纵”两个方向,农机产品系列“横向覆盖”,包括小麦、玉米(2376, 1.00, 0.04%)、水稻等农作物全领域;农机农艺融合“纵向延伸”,从源头种苗培育到收获、粮食烘干处理,致力于全链条深度融合。
得益于模式创新和技术研发体系优势,奇瑞重工一跃成为中国农机行业的“黑马”,产品涵盖拖拉机、收获机械、农机具等全系列业务领域,农业装备产品整体市场占有率居全国行业前列。特别是今年以来,在行业整体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奇瑞重工农机产品销售逆势增长,多款产品通过E—MARK、GOST等全球认证。奇瑞重工目前已完成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拓,全球分销服务网络超过200余家,并成功闯入欧美等高端产品市场。
目前,奇瑞重工建立了以安徽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支持的公司研发体系,工程技术人员已达500余人;以460家核心供应商为主体的供应链已成为公司产业拓展的战略联盟;拥有3000多名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近千家国内两级网络资源和海外网络资源等。农业装备的谷王、耕王品牌在市场和用户中已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工程机械的迪凯重科已成功进入国内外多个市场;奇瑞重工授权专利达434个。
在采访中了解到,奇瑞重工目前已成功度过创业期。国有资本选择适时退出,吸引新的战略投资者进入,能为奇瑞重工下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奇瑞重工重组后,将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另一大股东奇瑞控股方面称,奇瑞控股投资该企业,是配合地方政府孵化新产业,同时共享大制造带来的上下游资源优势。股权转让后,奇瑞控股将更加专注于主业。
对奇瑞重工来说,引入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本和股权资本,有利于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机械装备企业。此次股权重组中的两个标的,都设置了“高门槛”。标的明确要求,要具有装备制造业行业经验,至少在“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排行榜”中进入前50名;引入的私募投资机构管理资产规模须大于200亿元。
新一轮转型升级中,战略重组只是奇瑞重工亮出的“组合拳”之一,企业内部对技术、研发、市场、管理等全方位升级早已展开。王喜恩表示,奇瑞重工正依托物联网技术对产品再提升,加大了几大特色农业装备的开发力度,为进一步从“机械化农业”迈向“智慧农业”夯实基础。